“左眼跳財,右眼跳災”,每當眼皮跳,我們都是先看哪只眼睛在跳。
如果是左眼跳,就會和身邊的人皮一下,“今天可以去買彩票,碰碰手氣”。
如果是右眼跳,就仿佛到了世界末日,“完了完了,今天我出門得小心點”。
其實,眼皮跳在醫(yī)學上被稱為“眼瞼痙攣”。只是表明眼睛受到了刺激,這種情況一般很快就會消失。
如果眼皮跳動的時間持續(xù)數(shù)天,數(shù)月,那就得慎重看待了!
因為眼皮跳動分為“生理性眼皮跳動”和“病理性眼皮跳動”,前者對人體并無大礙,但后者卻有可能是眼疾、身體過度疲勞,甚至腦血管問題的警報。
人的腦部有12對腦神經,第7對腦神經(顏面神經)負責閉眼動作,如果閉眼動作協(xié)調失常,就可能造成眼瞼不由自主地抽動,即眼皮跳。
生理性的眼皮跳動,發(fā)作是間歇性的,發(fā)作時間很短,有時只有短短幾秒鐘,長則幾分鐘便會靜止,而且跳動程度也不嚴重。這種眼皮跳,不影響健康,更與禍福無關。一般來說,閉眼休息或輕輕按摩眼睛,癥狀多數(shù)可以緩解。
而病理性原因造成的眼皮跳動,一般持續(xù)時間長,眨眼幅度較大,是一種病態(tài)表現(xiàn),多和支配眼睛開合肌肉的神經發(fā)生問題有關。很多時候眼睛敏感、眼睛發(fā)炎或者睫毛倒生,都可能引起眼皮跳。
對于患有腦血管病的長者,如果腦部血管硬化扭曲,有可能壓迫相鄰的顏面神經而造成持續(xù)的神經異常興奮,導致顏面神經支配的肌肉發(fā)生痙攣,即眼瞼痙攣。嚴重情況下,如果出現(xiàn)問題的部位在基底神經節(jié),痙攣的范圍可能會擴散到嘴巴、舌頭和下巴。此時,病人不但有不停地眨眼動作,還伴隨面肌的抽搐,從而發(fā)生面肌痙攣的狀況。
要告訴你的是:其實,每眨眼一次,眼皮就會跳動一次,只是我們沒有察覺到明顯的跳動。
那為什么會發(fā)生眼皮跳動呢?
所謂的眼皮就是“眼瞼”,我們的眼皮下方有一層很薄的“輪匝肌”。當支配眼輪匝肌和提瞼肌的神經受干擾或者是眼睛受到刺激時,部分的肌肉纖維在短時間內不能自主地持續(xù)收縮,以致牽動上面的皮膚,從而明顯感受到眼皮不自主地跳動,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眼皮跳。另外,因為結膜炎或角膜炎等眼睛表面炎癥,也可能刺激眼睛產生眼皮跳。
正常情況下,我們的眼睛約每隔6至20多秒鐘就會眨眼一次,而每眨眼一次,眼皮其實就會跳動一次,但因為正常時眼瞼肌肉纖維的收縮力度較弱,所以一般不會察覺眼皮明顯的跳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