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-06-03
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【文章導讀】------ 廈門眼科中心劉祖國院長時隔五年再次上陣 為十月女嬰開眼 11月23日上午8:40分,廈門眼科中心12樓的手術室內,劉祖國院長正在為只有10個月大的無眼女嬰廖小珊(化名)做開眼手
------ 廈門眼科中心劉祖國院長時隔五年再次上陣 為十月女嬰“開眼”
11月23日上午8:40分,廈門眼科中心12樓的手術室內,劉祖國院長正在為只有10個月大的無眼女嬰廖小珊(化名)做“開眼”手術,而手術室外,小珊的奶奶和媽媽依偎在一起,焦急地等待著。這個來自廣西農村的貧困家庭,在這10個月以來的每一天,無不在為小珊尋找光明,盡管耗盡積蓄,他們依舊希望能有辦法,讓小珊“打開”眼睛,看看這個世界!
貧困農家六年得女 短暫歡喜日日憂愁
廖家來自廣西省來賓市的一個偏遠山區(qū),世代務農為生,家境貧寒卻其樂融融。前幾年,家里的兒子們都相繼娶上了媳婦兒,更是為這個家?guī)砹瞬簧贇g笑,遺憾的是小兒媳進門六年卻始終沒有生育。焦急地婆婆帶著她四處尋醫(yī),終于兒媳婦在去年成功懷上了寶寶。四處求醫(yī)的過程中,幾乎花光了家中的積蓄,盡管如此,廖家還是把兒媳婦漸漸隆起的肚皮視作珍寶,一次產檢都不敢落下,每次都要坐十幾公里的車,到來賓市正規(guī)醫(yī)院做檢查。婆婆更是一點農活都不讓兒媳婦插手,讓她安心養(yǎng)胎,一家人就這么在忙碌中期待著孩子的降生。
今年2月,孩子出生了,可一家人卻高興不起來,因為小珊是個沒有眼睛的孩子。小珊的奶奶告訴記者,孩子一出生,她得知孩子的情況,覺得天都塌了,因怕兒媳剛生產完身心承受不住打擊,遲遲不敢告訴她。自己就這么抱著小珊,看著孩子本該嵌有明亮雙眸的地方,像白紙一樣平整一片,足足哭了三天三夜。紙包不住火,小珊的媽媽知道了以后,精神幾乎崩潰,她不明白,自己辛苦懷胎10月,用了一天一夜才產下來的寶寶,為什么會遭遇這樣的不幸? 到底是婦檢時醫(yī)院的失職,還是自己對孩子的保護不夠?這時候的廖家人,也無力找誰去爭論什么,只能終日沉浸在悲痛之中。
不幸家庭屢敗屢戰(zhàn) 尋醫(yī)腳步終落廈門
村里的人知道廖家生了寶寶,都爭相來探望,可是小珊的奶奶總是各種借口推辭,久而久之村里議論紛紛,甚至有流言蜚語說廖家媳婦生了個“怪胎”,小珊的奶奶憤怒又難過,閑言碎語讓她決定不再以淚洗面,她知道哭不能解決問題,大人必須站起來,這個脆弱的寶寶需要他們,她想“睜開”眼睛,看看這個世界!
可孩子到底得的是什么病?為什么天生沒有眼睛?小珊的大伯母在網上查了一天的資料,總算收獲皮毛。原來醫(yī)學上管小珊這樣的病人叫“隱眼”,全球迄今只見百來位,而通過手術恢復視力的患者,幾乎為零。可廖家人不想放棄希望,他們砸鍋賣鐵,四處借錢,開始了奔走。來兵、南寧、柳州、上海、北京、福州…他們走了許多大城市,可國內大部分醫(yī)生,都沒見過這樣的病人,見過的醫(yī)生也表示自己沒有進行“開眼”手術的能力。就在廖家人漸漸絕望的時候,南寧的一名留美醫(yī)生告訴他們,廈門眼科中心的劉祖國院長,接診過類似的病人,他也許能夠幫助小珊。小珊的大伯母立刻上網搜索,發(fā)現廈門眼科中心在07年的確接診過類似病人,而為患者手術的,正是劉祖國院長。還說什么呢?這也許是小珊的希望了,一家人帶著小珊,來到了廈門眼科中心。
患者家屬賦予信任 成與不成都要一試
廈門眼科中心眼表專科的醫(yī)生護士都對小珊有深刻的印象,他們都說,這皮膚白嫩,櫻桃小嘴的寶寶,如果不是眼部的缺陷,長大一定是個漂亮姑娘。記得小珊頭一次來眼科中心才剛滿月,可那么小的孩子承受不了這么大的手術,于是小珊的奶奶就這么流著眼淚又把孩子帶回了家。時隔九個月,她們又帶著孩子來了,但劉祖國院長依舊覺得孩子還小,建議等孩子滿周歲再來手術會更好些。小珊的奶奶和媽媽一聽,眼淚奪眶而出,她們的家庭已經承受不起這樣的奔波,如果這次再回去,恐怕就再也湊不出給孩子治病的錢了。這個貧困家庭對孩子的責任和執(zhí)著讓劉院長紅了眼眶,在家長的堅持下,他放下了顧慮,親自到人滿為患的病區(qū)為小珊協(xié)調出病床,并決定在11月23日上午,進行手術。
劉院長在術前的一系列檢查中發(fā)現,小珊雖說沒有眼睛,但她有“光感”,在醫(yī)生拿手電筒照射時,小臉會跟著光轉動,并且在小珊右眼處皮下可以隱約看到眼球。基于這個情況,也為節(jié)省手術費,劉院長和家屬商量之后決定,只做右眼,朝著“讓孩子能看到東西”的方向去努力。23日上午8:45分,手術準時開始,劉院長在儀器的幫助下,確定了小珊右眼的位置,劃開孩子的皮膚,通過這個缺口尋找孩子的眼部組織,因為小珊的眼部肌肉有缺陷,沒有力量支撐上下眼瞼,劉院長在找到小珊的右眼眼球之后,除了對上下眼瞼分別做了縫合之外,還做了羊膜移植,以防止上下眼瞼快速地再次粘合。“開眼”手術持續(xù)近90分鐘, 過程非常順利。
可怕的病魔“隱眼” 全球幾乎零治好
術后,記者找劉院長了解到,“隱眼”是全球罕見的病,能夠進行手術的醫(yī)生不多。曾經,國外有一名“隱眼”病患找到劉院長,希望他為其手術,但由于病患自身沒有光感,條件并不理想,所以他拒絕了病患的要求,他不希望病患盲目手術,這對他自身和家庭都是不小的創(chuàng)傷。而提到小珊,對于她術后的恢復以及第二次手術的時間,劉院長表示,這些都取決于小珊術后的視力變化。因為就世界上現有的病而言,“開眼”手術治好“隱眼”的幾率較低,所以關于小珊第二次手術的時間問題,還要看她術后視功能的恢復情況,才能再做安排。畢竟,患者家里比較困難,沒有結果的手術只會給這個家庭帶來更大的負擔和傷害。采取保守治療,靜觀改變,也許是現在對小珊而言合適的方式。
掃描二維碼關注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微信
掃描二維碼入群獲取更多眼科資訊